中药标本馆 生命科学馆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知识 >

动物标本收藏:鱼类标本的制作技巧和长期保存方法指南

时间:2025-07-03 11:2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在自然科学研究和教学展示中,鱼类标本作为重要的动物标本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一般按制作方法分为剥制标本、浸制标本、包埋标本三种。有道展览在这里将简单介绍一下鱼

在自然科学研究和教学展示中,鱼类标本作为重要的动物标本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一般按制作方法分为剥制标本、浸制标本、包埋标本三种。有道展览在这里将简单介绍一下鱼类标本的制作方法与长期保存要点。

鱼类剥制标本

一、有道展览推荐鱼类标本制作关键步骤

  1. 前期处理 新鲜鱼类需立即处理,用清水冲洗体表黏液。较大个体应从腹部剖开,取出内脏时注意保留脊柱完整性。小型鱼可直接整体制备。
  2. 防腐处理 将鱼体平铺于操作台,用75%医用酒精棉球擦拭体表。重点处理鳃部、眼眶等易腐部位。专业制作者可使用硼酸酒精混合液进行深层防腐。
  3. 姿态固定 准备适量填充材料(如脱脂棉),根据鱼类自然游姿调整身体曲线。使用细铁丝从口腔穿入固定头部,尾部可用软木支撑保持舒展状态。
  4. 浸制保存 将标本浸入5%福尔马林溶液(市售甲醛稀释),溶液需完全没过标本。容器建议选择玻璃密封罐,标注制作日期与鱼种信息。
鱼类浸制标本

二、有道展览整理鱼类标本长期养护要点

  1. 环境控制 浸制标本应存放于阴凉避光处,环境温度建议维持在15-25℃。定期检查溶液挥发情况,每半年补充适量保存液。
  2. 容器维护 玻璃容器需保持密封性,发现渗漏立即更换。长期存放建议使用棕色玻璃罐,减少紫外线对标本的损害。
  3. 特殊处理 鳞片易脱落的鱼类可在固定前涂抹薄层明胶溶液。大型标本建议分部位保存,定期翻转防止局部变形。
鱼类骨骼包埋标本

三、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标本褪色:可改用酒精-甘油混合液(7:3比例)进行二次浸泡
  • 组织硬化:用5%氢氧化钠溶液软化处理,操作时需戴防护手套
  • 霉斑处理:小面积霉变可用软毛刷蘸75%酒精轻拭

对于专业人员来说,有道展览推荐尝试透明骨骼标本制作法。通过胰蛋白酶消化软组织,配合过氧化氢漂白,可制成展示鱼类骨骼结构的特殊标本。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