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ed article content

鸟类标本制作指南:从剥皮到整形的六个关键步骤

时间: 2025-10-11 14:28  来源: 未知   作者: admin  点击: 

走进自然博物馆,玻璃柜里那只羽色鲜亮的鹦鹉依旧保持着生动的姿态,仿佛下一秒就要划破空气。很多人好奇:它是被"定格"的吗?其实,这背后是一场时间与手艺的接力——鸟类标本制作。

鹦鹉标本

 

一、野外记录:给每只鸟一张"身份证"

标本制作厂家从不为了美而随意收鸟。科研合作、救助死亡、自然淘汰,才是合法来源的起点。野外接收到鸟体后,第一件事是填写采集信息:物种、性别、体重、发现地、海拔、时间。一张标签,将伴随这只鸟类标本终身,确保科研与展示有据可查。

野鸡标本

 

二、鸟类标本剥皮与去脂:让羽毛告别油脂

制作鸟类标本,轻是关键词。小心切开胸腹皮肤,像脱毛衣一样整体剥离;留下尺骨、胫骨上端做支架,其余骨骼、肌肉全部剔除。随后用钝器反复刮擦皮内侧,去除残脂——这一步决定羽毛日后是否出油、变色。整个过程中,手温不能过高,剪刀必须贴骨下刀,避免剪破羽根。

伯劳鸟标本

 

三、鸟类标本制作防腐与干燥:把时间定格下来

剥完的鸟皮柔软湿润,需立即涂刷饱和明矾液或硼酸酒精混合液,重点在翅基、尾基这些藏肉部位。之后将皮外翻,塞入吸湿棉,室温阴干。切记,阴干不是晒干——阳光会让颜色褪色,热风会使羽片分叉。三至五天后,皮肤变硬,羽色依旧,才算过了防腐这一关。

鸽子标本

 

四、鸟类标本的支架与假体:让骨骼再长回体内

干燥后的鸟皮像一只空布袋,需要轻一点的假体支撑。传统做法用铁丝弯成三足架:一头固定颅腔,另两头缠绕尺骨、胫骨,形成稳定的内骨骼。如今也有很多标本制作人员会改用环氧树脂+玻璃纤维棒,重量也很轻,还不生锈。假体体积要与原肌肉走向吻合,否则会出现鼓包或凹陷。

麻雀标本

 

五、鸟类标本制作中的整羽与姿态:定格飞翔形态

支架固定后,将鸟皮复位,用镊子逐片整理飞羽、覆羽,使羽片交错自然。姿态设定参考野外摄影:翅展角度、尾扇宽度、颈项弯曲,皆可调整。为了维持对称,两侧飞羽下垫泡沫板,尾部用软夹固定,室温放置24小时,待皮肤与假体完全贴合。

鸟类标本

 

六、上台与密封:把风景搬进柜子

整羽完成的鸟体被缝合胸腹切口,清洗喙、脚鳞片上的灰尘,再固定在展示台上。玻璃罩内放入防虫樟脑丸,相对湿度45%—55%,避免阳光直射。每隔半年抽查一次,若有羽片翘起,用冷风轻吹即可复位。

以上内容是有道展览整理的鸟类标本从剥到干,从支架到姿态,六个基本步骤,一只鸟儿便以另一种形式停留在时间河流里。对科研者,它是一份形态数据;对观众,它是一堂不动声色的自然课。